立秋 (8/7-8/22)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每年國曆8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
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宣示著秋天已到來,此時早晚已能感受到涼意,
但由於還有一個伏天,中午的氣溫仍然會很高,所以這段期間被稱為「秋老虎」。
謹防「秋老虎」防濕防陰暑
夏天中暑多為陽暑,秋季頻發的卻是陰暑。陰暑通常都是避熱貪涼引起的,
天氣熱時我們為了流汗散熱,毛孔是打開的,此時立即吹冷氣、洗冷水澡或灌大量冰開水,
就會使風寒濕邪入侵,引發陰暑。常見的症狀有腹痛腹瀉、全身痠痛、噁心、發燒等。
立秋宜早睡早起
立秋後,天氣會從熱轉寒,養生總則也應該由夏季的「夏長」轉化為秋季的「秋收」,這時建議開始早睡早起。
早睡,以順應秋季陰精的收藏之象,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秋季陽氣的舒展,使肺氣得以宣發、肅降。
保持充足的睡眠,以補炎夏睡眠之不足,可增強體質、預防秋季感冒的有效方式之一。
秋不忙添衣 凍一凍 身體好
初秋,暑熱未盡,涼風時至,這時衣被要逐漸添加,但不可一下加得過多。
晚秋,穿衣可略少,讓身體凍一凍,但要有限度,以自己能接受,不會「凍」出毛病為度。
「秋凍」是秋季的一種養生法則,例如:未寒不忙添衣、睡覺不要蓋太多,洗冷水澡,
不僅順應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收的養生需要,也能為冬季藏精做好耐寒力的準備。
耐寒力是抵禦疾病的一種抗力,從初秋開始鍛鍊,讓冬天不怕冷。
立秋無虛不補 更不宜大補
許多人會選擇在立秋開始進補,但謹記「無虛不補」的進補原則,如果身體沒有明顯的氣虛、血虛的現象,就不需要進補。
身體無礙的人非要進補,輕了是揠苗助長,重了則可能是火上加油,本來不補沒有問題,結果補出一些問題。
另外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於滋膩,比較建議多食用些潤燥生津的食物。
主要是因為夏季過量的冰量飲食,容易出現脾胃功能弱的現象,這時若大量進補會造成脾胃負擔。
養生細節
1.起居宜早睡早起。早睡有助於陽氣之收斂,早起有助於陽氣之舒張,促進肺氣之舒展,防止收斂太過。
2.著裝上適當「秋凍」。穿衣適當凍一凍,能加速皮膚新陳代謝,增強機體耐寒能力。
3.注意防暑降溫,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4.可以選擇平緩的有氧運動適度進行,像慢跑、散步等。
5.立秋之後,食慾會增強,但飲食上要注意避免暴飲暴食,避免口味太重的食物,少吃過涼、不易消化的食物。
飲食細節
立秋以多酸少辛為飲食原則,秋季燥邪當令,飲食選擇滋陰潤燥,避免食用燥熱、辛辣的食物。
秋天較為乾燥,人體易缺少水分,記得多補充水分,以緩解乾燥氣候對人體的傷害。
養生時令食物推薦
鯽魚 健脾利濕、補中益氣 忌與冬瓜、雞肉、大蒜同食
木耳 潤肺養陰、止血 忌與田螺、雉雞同食
枸杞 生津止渴、潤肺止咳、養肝益腎 忌與乳製品同食,脾虛洩瀉者忌食
百合 潤肺止渴、清心安神、清熱利尿 風寒痰嗽、中寒便滑者忌食
葡萄 補氣血、益肝腎、除煩止渴 脾胃虛寒、便秘者不宜多食
石榴 生津止渴、收澀止瀉 忌與番茄、海鮮、西瓜、馬鈴薯同食
精油使用
安神養心 佛手柑、羅馬洋甘菊、德國洋甘菊、快樂鼠尾草、乳香、薰衣草、
甜馬鬱蘭、香蜂草、天竺葵、依蘭、茉莉、廣藿香、橙花、花梨木、檀香
潤肺 檀香、乳香、花梨木
補陰 德國洋甘菊、羅馬洋甘菊、天竺葵、依蘭、乳香、橙花、花梨木
補益肺氣 快樂鼠尾草、松針、茶樹、檸檬、馬鬱蘭、尤加利、羅文沙葉、絲柏、百里香、永久花、歐白芷
喜歡請訂閱追蹤,謝謝
Alley Aroma 粉專
Alley Aroma IG
Alley Aroma youtube
留言列表